好幾次在門診,有些小朋友很懂事,第一句話就說:「醫師,我有G6PD!」

小朋友這樣講,如果對,為什麼對?

如果講得不恰當,要如何修改為合宜的表達方式?

首先要釐清:

(1) G6PD deficiency

(2) G6P deficiency

 

(1) G6PD deficiency 俗稱「蠶豆症」,身體的G6PD含量太少,不是「沒有」。罹患 G6PD deficiency 的小朋友,他真的「有」G6PD,但是他身上的 G6PD含量不夠。

G6PD deficiency 全文是 Glucose-6-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,台灣地區發生率為3%,很容易遇到。

 

(2) G6P (Glucose-6-phosphatase) 的缺乏,又稱為 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 (GSD I) 或是 von Gierke's disease,在台灣的發生率甚低,幾乎極為罕見。

 

把 G6PD 與 G6P 弄清楚,就不會講錯,這在兒科專科醫師的口試,也許某些老師會拿來出題,需要謹慎回答。

一般民眾如果講得不恰當,我們沒時間去糾正他們,心裡知道即可,把時間用於專注醫療工作,比較重要。